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个北方小镇的房事-春节老家看房记

发表于2011-02-14
春节和媳妇一起回了他们的老家,由于正在写《一个中国房奴的顿悟》这个帖子,所以在老家这段时间,就顺便观察了下他们那里的房价问题。
媳妇老家是个小县城,相比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数据的收集和了解要容易的多,所以很多情况就更有说服力了。
另外,我观察的情况多数集中于大城市,这一次小城镇的观察,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问题。
原本我以为,中国房子问题最严重是在大城市,这次的观察发现,虽然小城镇的房价需求因素和大城市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以下我就分为几个部分说明我的见闻吧。
我和媳妇的老家是中国最北部的一个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具体是哪个省,我也就不说了。
媳妇家和我家属于一个市,只不过不在一个县城,我以下说的情况都是媳妇所在县城的情况。
我老家属于贫困地区,媳妇的县城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媳妇县城连城里的人口、农区牧区的人口以及外来打工的人口,一共加起来不会超过10万人(2003年的统计人口是8万)。县城所在的镇的人口顶天也就是3、4万人而已罢了。
目前县城的房价约在1500左右,高的大概能卖到1700左右吧,虽然这不是个很高的房价,但是相比前几年,已经涨了很多了,但目前价格已经处于停滞的状态。而且房价出现了很大的分化,比如差不多的房子,高的房子能卖到1700左右,可是很多房子1200左右就卖了。
因为是个小城镇,所以房屋的流动性很小,很多人急着卖房子时,都很难卖出,除非低价卖出。
和我前面提到的大城市不同,这里的房子需求中,没有太多投机性需求。需求主要来自两位,一类是较为富有的人的投资性的需求。媳妇的一个亲戚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们夫妇两个都在上班,收入都不错,早年还做过一些小生意,所以有一定的积蓄,目前在这个小镇中有三套房子,其中两处是门面,一处是平房,平房目前涉及到拆迁,拆迁之后大概能补给三套房子,这样他们一家就有五套房子。
类似他们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而是在城镇工作的人们的普遍情况,比如媳妇亲戚的几个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有三四套房子,他们两个单位中的同事,情况也都差不多。
考虑到媳妇的亲戚属于比较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所以他们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由此可以想见,原来城镇中人们的房屋拥有率是很高的。
另外一类人,则是以前在农村的人,在城市中打工挣了一部分钱之后,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在城镇买了房子或者打算买房子。
在老家的这几天,这一类人我也了解和见了很多。比如,我同学的一个亲戚,两个人在北京打工,就在这个城镇买了一套楼房。媳妇的一个亲戚家的姊妹两个,都是媳妇村里的人,现在都在城里打工,也都在这个镇里买了房子。另外,还见过一个人,是另外一个村的,他们村因为缺水,被整体迁移到了城里,每个家庭出2.8万,获得一套房子,算是这里的保障房了。
另外就是媳妇家,他们一共有姊妹三个,现在都上了大学,并且都出来工作了。为了让父母生活的好点,也有打算在城里买套房子,不过还在计划中。
我后面会讲到,实际上这里的房屋销售,现在都在指望第二种情况,因为现在的这里原来城市的人基本上都拥有住房,而且拥有的住房量要远远大于他们的居住需求,所以他们已经很少有进一步的需求了。
好了,现在来讲讲这里房屋的数量问题吧。临走的那天,在媳妇亲戚家住了一晚上,所以聊了很久的房子问题,他并不建议媳妇的父母现在在城里买房子,因为现在城里的房子现在实在是太多了。
据他所说,目前新楼,没卖掉的房子大概还有3000多套,如果按照一套楼解决三个人来计算,那就能解决大概一万人左右的居住需求。
而现在计划开放的小区还有很多,亲戚所在的地方,四周基本上都已经给拆完了,现在就剩他们周围几家了,估计这个夏天也就会拆掉了。
亲戚说,他们这个地方,怎么也盖七八栋楼,他们这些拆迁的人,最多也就占一栋楼,剩下的就都要卖给别人,往哪里卖啊,真的是很难。
上面提到的两个人都在北京打工的,媳妇的亲戚,刚在城里买的楼,可是他们的那个楼一共卖出不到20套房子,因为入户数量不足,所以一直不能接水接电,现在一直靠拎水上四楼。
他的一个亲戚,在一个小区买了房子,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说三四楼都已经卖完了,只有五楼还有剩余很少几套了,他们一着急,就赶快定了,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有五楼全部给开发商忽悠的卖完了,三楼四楼到现在不过卖了几套而已。
类似的因为卖出的数量太少,没有接水接电的小区还有很多,所以他说,如果要买房子,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买到这样的小区,那还不如在农村生活呢。
而他正在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来如何卖出他的房子,因为他现在已经有三套房子,拆迁之后,则有五套房子,孩子是肯定到外地读书和生活了,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房子,可是要卖也不好卖出。他的很多同事们,都有很多房子,但是想要找到卖主都很不容易,当然降低价格是能卖出的,可是他们又舍不得。
说说拆迁。这两年回老家,听到最多的就是拆迁的事情了。就说这个亲戚吧,从去年回去就说他们现在住的平房要被拆迁了,所以这一年来,他们一直在谋划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多从拆迁中获取一点利益。当然,他们都是有工作的人,所以不能做钉子户,只能想一些其它的手段。
在他们之前,确实有人做过钉子户之类的,有一个还是县里的局长,结果被县长直接叫去,说是某个偏远地区缺个乡长,让他去吧,局长回去第二天就动员家里搬家了。
还有一家,是两个老人,有三个儿女,老人夫妇坚持不拆,结果儿子女婿,个个被县里领导叫去了谈话,还有被停了工作的,其中一个女婿,好像是个小小的领导,受到上面很大的压力,可是又劝不了岳父岳母,最后跟老婆假离婚了。
在拆迁这件事情上,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勾结是显然的。不过,公平一点说,拆迁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血腥,被拆迁者也不是很多媒体渲染的那样是受害者,其实,大部分被拆迁者,都是受益者,我周围见到的因为拆迁发了财的,不计其数。很多人也都在等着被拆迁。在拆迁这个话题上,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被媒体误导了。因为高房价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压力,也带来了人们对房地产商的愤怒,结果就把拆迁作为了一个宣传的话题。
啰啰嗦嗦说了很多,总结一下就是:
1. 这个北方小镇的房价近几年确实涨的很快,相比那里人们的收入,也相对比较高了。但是相对一线城市的房价,这里确实还低的很多。我说的是结合工资收入相比。
2. 目前城里的房子存量已经很多,已经大于城里房子的需求数量。
3. 房屋的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来城市人的投资需求,二是以前农村人口城市化后的需求。前者目前已经拥有大量房屋,已经很难形成进一步的需求,所以现在房屋销售主要指望后一类的需求。
4. 由于城市容量小,人口较少,所以这里并不存在专业投资客的投机性需求。
5. 这里还没有垄断性的房屋经纪机构,所以对于房屋销售价格的控制没有大中城市那么厉害,房屋销售困难后,房价的分化就很明显。
6. 相比第三点中提到的后一类人的实际收入,现在的房价已经较高,所以目前存在房屋销售很困难的局面。

发表于2011-02-15
发表于2011-02-16
发表于2011-02-16
发表于2011-02-16
发表于2011-02-16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