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空前关键期 官方月内四度重申坚持调控

发表于2012-07-23
楼市进入空前关键期
发表于2012-07-23
中新网7月23日电(房产频道 陈璞)6月官方数度表态“楼市调控不动摇”以及频频对楼市不实传闻进行的辟谣,并未彻底消除市场各方对“楼市回暖”的预判和疑虑。6月,全国楼市不断升温,7月,本应步入传统淡季的楼市依旧热力不减。而在许多城市出现“量价齐升”的同时,各地土地市场“地王”再现也进一步加深了购房者“恐慌性购房”的情绪。
发表于2012-07-23
6月房价上涨城市超前五月之和

“地王”再现加深市场恐慌情绪

6月的楼市延续了“红五月”的局面,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结束了前五个月环比下滑的势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25个,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前5个月上涨城市的数量之和。

发表于2012-07-23
到了7月,二次降息再次加深了购房者对楼市回暖的预期,刚需购买力继续释放,各地楼市也在原本应是传统淡季的7月份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

而随着楼市成交量的一路攀升,土地市场也开始风生水起。各地楼市高单价、高总价地块的出现,不仅表现出房企对楼市向好的预判,也明显影响着购房者的预期。笔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楼盘的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甚至已经在把高价地的楼面价作为房价上涨的“参考数据”。

发表于2012-07-23
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发现,仅北京而言,7月10日,备受瞩目的北京万柳地块以总价26.3亿元、溢价率40.9%花落中赫置地,楼面价高达4.15万。7月17日,北京又有5宗挂牌土地成交,3宗住宅用地成交出现明显溢价,其中,大兴旧宫地块溢价率45%,1.59万元的楼面价较之两年前已经翻了一倍。
发表于2012-07-23
此外,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本轮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主要原因除了逾40个城市微调政策外,对购房者影响最大的当属信贷政策松动。首套房信贷放松的信号意义使得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在信贷松动的情况下,开发商资金压力逐渐缓解,整体市场降价现象也明显有所减少
发表于2012-07-23
据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贷款情况显示,房地产贷款二季度创调控以来单季度新增额新高。截至2012年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二季度新增3226亿元,同比上涨14.5%。上半年增加5653亿元,同比少增2271亿元。
发表于2012-07-23
官方7月四度表态重申坚持调控

住建部副部长:防止地价信号被误读

房价上涨城市明显增多、土地市场由冷转热,一系列的数据正在不断影响着购房者的心理预期,而这也引得住建部和国土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对楼市近期出现的波动作出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部委对重申坚持调控的同时,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严格执行楼市调控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舆论,敏锐反应,把握和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地价信号被社会误读。

发表于2012-07-23
6月8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有媒体认为,部分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权重计量方面可下降为20%至30%,这意味着银行会腾挪出更多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额度,进而间接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6月14日,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媒体的推测“纯属误解”,重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作任何调整。
发表于2012-07-23
6月14日,央行新闻发言人也对“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传闻进行回应,称个别媒体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发言人指出市场过度解读央行下发特急文件的惯例,也再次明确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不会再进一步放宽,仍保持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

6月10日,投资者报发表了题为《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文章,12日,发改委即发表声明称近期无人接受过该报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