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住建部窝案最后一人宣判 颉建玮被判刑10年

发表于2013-11-04

为建筑企业设立的资质审查制度,却被个别官员用来“赚钱”。继住建部窝案,刘宇昕和罗晓杰服刑后,最后一名涉案人员颉建玮也被一中院判刑10年。颉不服,上诉至市高院。记者今天获悉,最终市高院驳回其上诉,维持了原判。


发表于2013-11-04

同一时期,颉还利用担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的职务之便,接受王志忠的请托,为相关企业提供帮助,收受王给予的4万元。


提前透露审查消息 “关照”多家企业


颉建玮从2007年8月开始担任住建部施工、监理、招标代理三类企业资质的评审专家。2009年,她借调到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施工处工作期间和罗晓杰相熟。


发表于2013-11-04

“罗知道我是资质评审专家后,就托我关照一些企业。”颉建玮说,她的“关照”就是在一些不太重要的方面“放宽”标准,并提前透露一些审查的消息。


据罗晓杰说,颉建玮一般是通过手机短信告诉她相关企业的评审情况。为了表示感谢,她先后3次通过银行转账给颉8万元。而她请颉帮助过的企业包括江苏鸿成公司、内蒙古华晨公司、江苏昆山公正公司、重庆建安公司、重庆群洲公司等。


发表于2013-11-04

明知有制度制约 称没扛过“贪”字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企业资质审查处处长姚某称, 2005年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制定了“资质审查八项制度”,其中一项就是专家管理制度。

2010年,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住建部制定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组织专家进行企业资质审查前,专家都要签订工作纪律承诺书和保密纪律承诺书等。


上一页|1|
/1页